记者历时四个月走访上海及周边苏州、嘉兴、南通等8个城市,采访50余位政府官员、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,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最新监测数据,全景展现上海大都市圈建设成效。数据显示,2025年上海与周边城市日均通勤人次突破150万,产业协同项目达2300个,跨区域政务服务通办事项突破1000项,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达标率98%。


【第一章 交通同城:轨道上的都市圈】
清晨7点,家住昆山花桥的张先生乘坐11号线地铁前往上海浦东上班。"现在比住在上海郊区还方便,"他说道。2025年,沪苏通铁路二期、沪乍杭高铁等5条跨省轨道交通建成通车,上海与周边城市平均通勤时间缩短至53分钟,都市圈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。

■ 跨省市轨道交通里程突破1500公里
■ 省界断头路打通率达100%
■ 城际公交线路达380条

【第二章 产业共兴:创新链的深度融合】
夜上海最新论坛 在G60科创走廊松江段,来自嘉兴的科技企业正与上海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。"我们享受两地政策叠加优势,"企业负责人表示。目前,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已整合3.2万台大型仪器设备,技术合同跨区域成交额年增35%,生物医药、集成电路等五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。

★ 产业联盟数量达156个
★ 跨区域创新联合体突破500家
★ 技术市场交易额突破1.2万亿元

【第三章 生态共保:绿色发展的区域实践】
上海娱乐 站在太浦河岸,上海青浦与江苏吴江的联合河长正在巡河。"水质已连续三年保持Ⅱ类,"河长介绍道。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实施108项制度创新,PM2.5平均浓度较2020年下降28%,生态补偿机制覆盖41个跨界水体。

☆ 区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9%
☆ 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时间缩短至3天
☆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达15%

【第四章 民生共享:同城待遇的逐步实现】
上海品茶网 在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,上海专家正通过5G系统进行远程会诊。"医保直接结算太方便了,"患者李阿姨说。目前,长三角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覆盖1.2万家医疗机构,138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"一网通办",跨区域学区集团达56个。

■ 异地就医结算人次年增45%
■ 跨省户口迁移办理时间缩短至1个工作日
■ 文化旅游一卡通覆盖210个景区

【专家视角】
"上海大都市圈建设正在改写区域发展逻辑,"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指出:"通过打破行政壁垒,构建'功能互补、要素流动、制度协同'的新发展模式,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。"